你还记得你最初的自己
拿起画笔是为了什么?
是百无聊赖打发时间的随笔涂鸦
或者为爱发电
想画出美丽的花朵来愉悦自己
感觉花随着美丽盛开在你的笔尖上。
把那些琐碎的风景揉成细腻动人的作品
然而,理想是美,现实是骨感的
很多入坑一年多的小可爱,还拿着笔还是很傻
画咸鱼怎么翻身?
快学这些关键点!
死于起稿?
用几何归纳大法!
画死于起稿,造型总是不准确,试着用几何归纳法将玫瑰分成不同的几何图形~
01.我们可以把花被视为梯形,花托被视为三个三角形,叶子被视为椭圆形或半椭圆形,花茎被视为扁平的矩形。
02.在完基本轮廓后,我们继续用一些直线画花的形状~然后忽略细节,一点一点地切出玫瑰的大致形状
03.为了表现出花的柔美,我们在直线的基础上画弧线,去除它有棱角的边缘,这样柔软的玫瑰线稿就完成了~
起草的三个关键点:
①几何归纳
②直线切出大致形状
③弧线画出细节
起草问题终于解决了,那就是很多小可爱关心的着色问题~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通过玫瑰案例逐一打破~
用线凌乱?
排线笔讲究~
初始着色时,我们用平涂法给花铺一层大致的颜色~
01.沿着画面一侧的边缘,按照同样的方向并排画线。在画完线笔之前,你应该抬起一点,然后画下一条线。
02.用戈壁黄色覆盖花托和花茎。因为前面的叶子背面朝前,我们用戈壁黄平涂,后面的叶子用亮绿色平涂。
玫瑰平涂后有基本颜色,但缺乏体积感。这时,我们需要使用新的技术-渐变。
画面没有立体感?
渐变上色法Get起来!!
渐变可以颜色的深度通过改变笔的强度来变化。
这个过程类似于平涂技术,但笔的强度由重变轻~
01.用肤色来刻画花瓣渐变色,光线来自前面,所以更重的颜色来自花冠两侧。
仔细观察花的颜色变化,沿花瓣内测边缘描绘由深到浅的线条。
02.同样,花茎花托与花冠相同的重色集中在两侧,这里采用苔绿逐渐绘制。
03.叶片的光影画比较复杂,画的时候要注意前后关系。前面的会更浅,后面的会更重。
现在玫瑰的立体感已经出现现了,但我们仍然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描述,以更接近真实的外观。用叠色技术画出更细腻的颜色变化。
怎样才能接近现实?
叠色技术画出更细腻的颜色变化
01.这里最大的颜色差距位置是花冠,靠近边缘的花冠应该更红。我们沿着花瓣边缘外的位置使用深粉色逐渐叠加,使上下两层颜色均匀混合
02.用焦洋红色加深花瓣的暗边,增加花瓣的体积感。
03.然后用深紫罗兰色折叠空间位置后面的花瓣,再用戈壁黄折叠前面的花瓣,主观增加花瓣前后的冷暖关系。
04.接下来,用戈壁黄色和铜绿色折叠花托部分,用铜绿、赭色和橄榄绿折叠花茎部分,直到类似于花静物的实际颜色。
05.最后,用戈壁黄色和铜绿色深刻刻画叶子,注意不要覆盖以前叶脉的留白位置。
在这里,一朵初开的玫瑰完成了~只有通过案例进行实际的绘画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每一个细节的应用~
嗯~简单的彩铅玫瑰就到这里~找到每一个绘画步骤的关键点,绘画的时候那么迷茫~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