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良洁
2022年10月29日《京江晚报》
我出生在历史文化名城镇江,被称为城市山林,家庭中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我的父亲崔清澄擅长中国山水画,写得很好。
受家庭影响,我从小就喜欢写画。在镇江二中初中,经常受到美术老师的表扬。毕业后,由学校美术老师、书画家关仲子先生推荐,通过镇江国画室负责人傅节先生主持考试,被镇江锡剧团录用为学习舞台艺术设计的学生。为了学好这个专业,我养成了每天习字的习惯,已经写了60年了。那一年,字帖很难找到。当时,我正在为长航上海分局上海至南京的指定货轮服务。靠近水的平台先得月,经常光顾朵云轩购买各种字帖。首先买的是上海书画社出版的《颜真卿大字选字帖》。一心临习,求教林散之先生之前已经能写一手颜体字了。
林散之画像及作品
1976年30岁时,在爱人同事、林老同乡青瑞先生的介绍下,我带着自己的文字去了百子亭林的家乡,向林老请教学习书法。林老家的陈设很简陋,室内除了一张大写字台和几件必备的家具外,没有多余的物品。林老的生活由亲戚(老太太)照顾。林老身穿圆领老人毛衣,裤子膝盖上有两个补丁。甚至用玻璃瓶代替书桌的笔筒。它不修边幅,全心全意投入艺术的奉献精神可见一斑。当时来访者络绎不绝,大部分都是书法爱好者。有一次,一个朋友想直接用毛笔画墨水,林老马上喝了,说:画墨水之前,毛笔一定要先蘸清水,挤干水后再蘸浓墨。写完字后,笔必须清洗干净,倒挂在笔架上。从那以后,我就按照林老的方法开收笔。正确把握水与墨的关系,对于在不同的纸上写作有很大的影响,需要仔细理解。
林长眉善目,声音洪亮。然而,由于耳背,每次我问,他都是通过笔谈(写字条)来完成的。
关于选笔。林老建议选长锋小楷羊毫,同时在纸上署文物店四字,即当时位于新街口的文物店。平时练习可以用元书纸折格写中楷。从那以后,我一直用皖制鹤颈笔,感觉羊毫长锋笔习惯了得笔法,得笔法者的笔画才华横溢。林老强调写作要注意横平竖直,每一个字首先要写得正,这是书法中的站桩功,必不可少。
林老教我怎么写。
关于执笔。看到我的写作姿势后,林老指出:这样写作不当,笔力就会受阻。一边说,一边写下写作要虚,不能拘而实,要宽而虚。一提腕,两枕腕,三悬腕(肘)。几千年来,由于环境因素,书法写作方法逐渐演变成二指、三指、竖腕、回腕等多种风格。经过反复练习,我觉得林老教的写作方法比较好,手指写作不仅要紧,还要虚、宽。
关于笔法。林老说笔法有中锋,偏锋,运笔时要像锥画沙。林老说,他写的是中锋 偏锋 锥画沙。从某种角度来说,笔法是书法的灵魂,得笔法的人得天下。写作是写作的前提,所以我认为林先生的写作方法是取得书坛独立成绩的重要前提之一。
关于帖子的选择。林建议最好改写柳字。当我提出有柳公权书王羲之兰亭四言诗(这篇文章也是在朵云轩买的)时,我能学吗?他没有评论这个问题,而是在我写的纸的背面写道:柳写得像 破邪论 学行书 董赵。”
林散的手迹:柳写有样的样子 破邪论 学行书 董赵。”
后来,经过学习,我知道刘公权书兰亭序四字诗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不利于初学临习。难怪林老当时不接我的茬。林老提出的破邪论可能是指唐代于世南小楷书的破邪论序。学习行书要学习董赵,即指明代董其昌和元代赵孟复两位大书法家。
为了回答我下一步写什么的问题,林建议第二步写赵孟复。后来,我试着写赵,总是觉得赵的字软,我的写作天性比刚性更软,但第二步不得不改写李北海的云将军李思训碑、庐山寺碑,我花了最多的时间来写这两篇文章。谈到行书,林介绍了兰亭序、圣教序、黄庭经等著名帖子。
林老介绍了兰亭序等经典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次。学习结束时,林老指着笔谈笔条,深深地照顾着我:好好保存。几十年过去了,林老早就开着鹤仙走了。然而,林老平易近人、孜孜不倦的教诲仍然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鼓励我在书法的海洋中击浪。
书法作品崔良洁
弹指间46年,
永远不要忘记林老谈。
推云拨雾落英飞,
画蛇舞龙墨指弹①。
京江暮鼓热血,
双翅展在妙高台上。
每次白纸好舞笔,
再滋润墨池不畏翻。
①林老手迹。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