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师范)专业成立于1964年,学历悠久。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多年来,本专业以德育为基础,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实践创新为基础,服务首都,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于2019年获批。
核心课程
本专业由尹少春教授等著名教师领导,课程合理,考虑艺术专业技术和理论基础、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设置国画基础、西方绘画语言与材料研究、油画人物技术与创作、版画技术与创作综合材料、插图、书法与篆刻、中外艺术史、艺术概论等专业技术理论课程,以及微格教学、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育实习、教育实习等教育实践课程。此外,还开设了陶瓷、雕塑、摄影、首饰珐琅精工、民间艺术等实验数字工艺特色课程。其中包括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专业特色
本专业积累和传承深厚,特色和优势鲜明,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制度,依托首都地理优势和首都师范大学质量平台,引领等艺术教育专业,在中国艺术教育领域,特别是北京基础艺术教育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北京乃至全国艺术教师教育和培训做出了重要贡献。
就业方向
从事基础教育体系的教育教学或管理 , 或申请北京全日制教育硕士。本专业入学率和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近三年毕业生入学率为30%、33%和30%,近三年就业率达到100%。大多数毕业生在北京中小学工作,雇主反馈良好。根据最新(2017年)学生满意度评价调查反馈,本专业100%的总好评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反映了本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市场专业成立于2004年,2005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16年,是中国最早开设艺术市场专业的大学之一。2019年,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目前,艺术市场专业已向国际视野和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本专业教师均为博士,博士后众多,实现了教师年轻化、艺术活力和创造力。
在艺术市场教学方面,本专业课程不仅包括艺术管理、艺术市场概论、当代艺术市场研究等理论课程,还包括拍卖程序、艺术价格评价等实践课程,还包括书画鉴定、书画装裱与修复、古董鉴定、展览策划等实践课程。同时,考虑到艺术史教学,开设了中外艺术史、现代艺术史、中国书法史、中国陶瓷史、艺术考古学、现代和当代艺术趋势、中国绘画理论等特色课程,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巩固了业务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大多在美术馆、博物馆、新闻出版、拍卖行、画廊等艺术机构工作。他们还创建了画廊和在线拍卖平台,并取得了成功。他们还进入基础教育部担任中小学美术教师。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率很高。许多学生进入北京大学、中美大学、艺术研究所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继续深造。他们已经从博士学位毕业或有很多读者。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的学生有效地为学生的学术发展和职业规划创造了开放的空间。
绘画专业秉承开放、包容、创新的办学理念,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服务社会。本专业包括中国画和油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水平创作人才和高素质的优秀艺术教师。本专业学源悠久 , 它成立于1964年,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辅仁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大学和北京艺术学院的绘画专业。魏天林、李瑞年、吴冠中、余志珍都坚持中西传统兼容,初步建立了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以戴林、刘福芳为代表的教学团队继承前后,继续前进;尚阳、孙志军、刘孔喜、刘金安、段正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发展,绘画创作呈现现代艺术风格;在新时代,中青年教师继往开来,创造多元化融合的新局面。
中国画课程包括素描、色彩、透视、传统人物画临摹、工笔人物素描与创作、水墨人物素描、水墨语言探索、工笔语言探索、综合绘画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国艺术史。油画课程包括素描、色彩、透视、艺术解剖学、油画素描技术研究、现代油画技术与创作、古典油画技术与材料研究、油画风格与学校研究、综合绘画材料研究、创作主题与形式研究、外国艺术史。
2020年,绘画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现代笔、现代水墨画、坦培拉绘画、表演绘画等7个学术工作室,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和主导作用。1993年,美术专业开始招收中国第一批博士学位,2010年招收绘画博士生,建立本、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于艺术创作、教育、新闻出版和基础教育领域。部分毕业生从事沟通、研究和管理,为国家和首都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专业毕业生在研究生考试中保持较高的入学率。除进入学校外,考生还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学院、皇家艺术学院等国内外艺术学院录取。
更多精彩信息,欢迎关注头条: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
注:文章转移到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