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但两国之间也有一天两地仇恨,三江四海仇恨。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日本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远远超过其他列强。
但另一方面,自1896年中日战争结束以来,随着维新变法思想的兴起,日本已成为中国学习的主要对象。从技术到艺术,我们都与日本进行了各方面的交流和学习。在日常用词中,以学习、观点和理论结束的词,如美学、艺术、人生观、无神论,实际上是从日本引进的进口语言。
刘公岛海军公所匾额
在绘画方面,日本一直以中国为教师。宋代禅画大师穆溪的所有作品都被日本称为杰作。随着大和绘画和浮世绘的繁荣和传播,日本绘画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影响了莫奈、梵高等印象派大师。
在去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中,有很多画家对中国画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岭南画派。岭南画派三大杰作之一的剑客、高奇峰、陈树仁深受日本画的影响。
高剑父
高奇峰
陈树人
高剑父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广东番禺人口众多。他和叔叔一起学习绘画,然后在哥哥的帮助下拜居廉当老师。高剑父从临摹居廉的作品开始。
居廉《栀子花山石图》
17岁的高剑父接触到了日本中国画家山本梅崖。山本梅崖发现他在与高剑父的交流中有绘画天赋。1906年,高剑父东渡日本,学习日本绘画和西方绘画的新技巧。在日本东京学习艺术时,他加入了白马画会、太平洋画会和水彩研究会。他开始将透视、光影、明暗和色彩融入自己的绘画创作。
昆仑雨后高剑父
山元春举《寒村暮雪》
1914年,高剑客创作了《昆仑雨后》,这是他的著名作品。这幅画借鉴了日本画家居住在荒谷的《山水》和山元春的《荒村暮雪》,既保留了传统绘画中线条造型和笔墨的特点,又引入了日本和西方的素描理念和背景渲染。作品更加逼真,注重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高剑父《烟寺晚钟》
高奇峰是高剑客的弟弟,也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1907年,高剑客从日本回来,带着高奇峰去了日本,并从田中赖章和京都画家竹内栖凤那里学习。高奇峰临摹了大量竹内栖凤的作品。
竹内栖凤《雨姬》(局部)
1921年,高奇峰的《小风》取自竹内栖凤江曲的大屏幕《雨姬》画中只有飞鹭飞向不同方向,画法和造型几乎完全一样。
陈树仁和二高都认真学习了廉价绘画,1907年去日本留学后发生了变化。进入日本京都美术工艺学校学习绘画后,他以竹内栖凤、山元春举、都路华翔为师。
陈树人《落山残雪》
陈树人受京都画家特别是画家山元春举的影响最大。他的风景也有明显的山元春举的痕迹。例如,《落山残雪》与山元春举的《落山之雪》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和参考之处,《蒲堂雨过》、《花溪细雨》、《冰天立马》也与山元春举的《春夏秋冬》相似。
山元春举《落山之雪》
日本期间的艺术交流影响了二高一陈的绘画风格,回国后也影响了他人。
高剑父为当时的新国画运动培养人才,在广州设立了春睡画院。他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如关山月、李雄才、方人定等。
关山月
其中,作为岭南画派继二高一陈之后最典型的代表人物,黎雄才和关山月也间接融入了日本绘画的布局和绘画方法,并通过教徒传授影响了今天。
岭南画派在民国独树一帜,成为与海派、京派三足鼎立的大画派,离不开二高一陈 在日本期间,艺术交流和学习带来的技术和概念以及他们后来的继承者的再次发展。在谈论文化信心和文化交流时,也是中国文化永远保持活力的捷径。
关山月、傅抱石《江山这么多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