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绘画有三个关键点,即动手、动手、动手。
素描的概念(包括思想教育和热身)
从广义上讲,素描,顾名思义,包含了简单的描述的含义。它是用铅笔、毛笔、钢笔、碳笔,甚至流行的手写画笔等工具来描述的。
但从狭义上讲,素描是所有造型艺术(包括绘画、建筑、雕塑等)的基础训练学科。通过线条和色块的深度,我们在平面纸上真实地表达了图像体积和空间的感觉。学习艺术必须为素描奠定良好的基础。
素描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艺术使人产生美感,只有基于美感的训练,才是我们需要的。在素描的基本联系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而久之才能得心应手,以情动人,以美悦人。我相信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心专、脑动、眼准、手勤,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惊人的收获。
1、如何使用素描所需的工具和工具
1.笔的要求
铅笔:艺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差异。"H"例如:1H、2H、3H、4H等等,前面的数字越大,硬度越强,颜色越浅;软"B"例如:1B、2B、3B、4B、5B、6B等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颜色越黑;学生通常使用铅笔HB形,软硬适中。初学绘画可以从HB到4B选择三种类型。
炭笔:炭笔的用法和铅笔差不多。炭笔颜色深黑,性能能力强。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尤其是画人物肖像。但是画重了很难擦掉。
木炭条: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颜色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差。画完后需要喷固定液,否则容易褪色破坏效果。
炭精棒:常见的炭精棒有黑色和赭色两种,质地比木炭条硬,附着力强,可用无固定液。
用铅笔表现明暗的方法:
(1).当铅笔直立地画在尖端时,画出来的线条清晰而坚实;当铅笔斜向腹部时,笔触和线条模糊而柔弱。
(2).笔触的方向要整理好,以免混乱。
2.橡胶:绘画橡胶一般采用香软橡胶和塑料橡胶,塑料橡胶像橡胶泥,使用非常方便
橡皮擦铅笔画注意事项:
(1).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总觉得画不满意的时候,马上用橡皮擦去,第二次画错的时候再擦去。这是最坏的习惯。一个很容易伤害画纸,让纸留下疤痕,然后越画越不确定,要尽量避免。
(2).当第一笔画错误时,尽量画第二笔,这样画就有一个标准,很容易纠正,比如一切都画好,然后用橡皮擦轻轻擦去铅笔线,这样整个画面就更可爱了。
(3).事实上,图片上的许多无用的线条痕迹通常会被黑暗的部分覆盖到最后。我们只需要擦掉暴露的部分,这也更省力。同时,无用的线条痕迹往往成为主体的衬托,因此不仅不擦拭无害的图片,有时还会收到无形的效果,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3.纸张要求
素描通常在专用素描纸上进行(但我的素描纸是电脑屏幕,当然我的笔是画板的画笔)。选择素描纸时,要注意纸张坚固、光滑、耐磨、质地细腻、无毛、无皱纹、易修改(好麻烦,但为了画好作品,没有办法,呵呵),比如素描纸和铅画纸。初学者使用的纸张大小为8开或4开,大小为16开的铜版纸和复印纸适合笔画和圆珠笔画。
4.画板和画夹
画板和画夹有不同的型号,大小可以根据自己的画幅来确定。初学者选择590X440mm左右为宜。画板坚固耐用,画夹携带方便,是外出写生的好帮手。
此外,还需要准备其他工具,如美工刀。
二、学习素描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1.位置选择和绘画姿势
正确的素描姿势有助于整体观察和表达方法的应用。绘画时,身体应与画板相距约一臂。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把画板放在画架上。如果没有画架,画板也可以放在大腿上。画架通常放在画家的右前方。画家与素描对象之间的最佳距离通常是对象高度或宽度的3到5倍。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绘画技巧。
2、握笔方法
绘画的握笔方法不同于平时的写作。通常的握笔方法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铅笔(如图1所示)。小指作为支点支撑在画板上(或悬挂),并通过手腕的移动绘制线条(如图2所示)。只有在详细描述时,才会使用像往常一样的握笔姿势,但手腕仍然通过小指的支点(如图3所示)移动
3.控制作业时间
一般一幅素描一般安排在2-3小时之间,如果画面复杂,一次不能完成,可以多次完成。
4.作业目标安排
根据造型因素进行分解练习,有目的地集中解决形式总结练习、比例与结构分析、透视与结构、结构与色调表达练习等困难。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技术表达规律和艺术表达规律。
5.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掌握和运用造型规律是培养正确思维方式的过程。在素描训练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习者解决各种关系的思维能力,如正确把握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
素描基础教程(2)
--学习素描
造型的基本因素
1.点、线、面
我们描述的对象是三维的,最基本的形状是立方体、球形、柱体和椎体。素描学生可以从这四种形式开始,研究主体构成的基本因素与身体塑造的关系
点 点表示位置,是身体塑造的标志,对造型具有特定的数量意义。先看位置点,找出它基点与顶点、右点、左点、近点和远点,这些点规定了物体的整体范围和个体之间的比例关系。看看转折点,这些点就像交通枢纽,连接着身体的线和面。
线 线是由点的定向运动产生的。线条是点运动的延续,连接起点和终点的是线条。任何素描都由无数的线组成。线条是身体塑造的骨干,线条具有无限的魅力。
辅助线 它是指在身体塑造过程中使用的假设线。这些线,帮助我们掌握身体的动态和身体的整体特征,帮助我们从整体到局部有序地表达身体。
轮廓线 轮廓线反映了身体的转折点。在绘画过程中,轮廓线的表现需要从直线到曲线,从外轮廓到内轮廓,从而形成物体的三维框架。
面 无数点的组合或无数线排列的效果在视觉上形成表面,表面运动产生身体。在造型过程中,表面可分为直面和曲面两类。
直面 立方体通常用于画面正面、侧面、顶(底)三面呈现。
曲面 借助光线,球体通常在图片上使用亮面、暗面、明暗交界线(面)和投影组合而成。
立方体和球体体面关系可以理解和分析任何复杂的形状。
2.比例与分割
比例是指对物体或物体各部分的尺寸、长度、高度、数量、窄宽度、厚度和面积风的比较。不同的比例关系形成了不同的美感。观察和表达比例关系有更好的方法。例如,在确定中间部分并依次划分之前,可以确定任何复杂的比例关系
三、特征与基本形
物体的身体特征是指物体有自己的特征,从而相互区分。我们应该总结和总结形状,形成一个基本形状的概念,如圆形:脸、苹果、罐子、太阳;方形:桌子、书、电视、房子等,所以可以说,掌握基本形状基本掌握形状的主要特征。
从整体形状出发,简化物体的原始形状,节省繁琐的细节,形成简单的几何形状。首先是抓住它的平面形状,是方形、圆形还是角;看看它的体积特征,属于立方体、球体或柱体。在具体绘画中,首先目测高度,然后目测宽度,最后比较上下宽度,以掌握身体的基本特征。
四、转折与轮廓
当构成物体的表面在方向上发生变化时,形体的表面就会。方形物体转折明显,称为转折,圆形物体转折缓慢,称为转折。一般物体的边缘可视为转折点,立方体外缘内的边缘为转折点,称为内轮廓。球体内侧的明暗交界处可视为转折点,也属于内轮廓。在造型过程中,当我们用线来反映身体的转折点时,就是轮廓线。轮廓线可分为外轮廓线和内轮廓线。在绘画和起草过程中,物体的轮廓应集中,从外到内掌握轮廓的方法。
5.结构和构成
结构是指物体本身的组合和结构。物体具有内部和外部的组成因素和结构关系,连接、重叠和分离决定了物体的形状。在素描训练中,在结构中添加一些主观的组成部分和表达技术,反映在图片上的身体结构可以被视为一种组成部分。
6.透视和空间
所有的物体都有一定的空间,物体之间也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如画家与写生物之间的空间距离、被画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被画物本身前后空间距离,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空间距离。。。在素描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利用物体的透视变化来产生距离感和表达空间的技术。
几何透视法
几何透视法的产生和数学原理是将几何透视应用于绘画艺术表,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技术。它主要利用大大小小的透视现象来表达物体的三维感觉。
平行透视 当立方体的六个表面中有一个表面与画家的位置平行时,画家看到的是它表面的透视变化。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当立方体的一个角落面对画家时,立方体的所有表面都会发生透视变化
几何透视包括三个要素:视平线,一般是指画家平视时与眼睛高度平行的假设线。视平线决定了画的透视斜度。当画高于视平线时,透视线向下倾斜,当画低于视平线时,透视线向上倾斜。指视觉中心。它位于画家的核心。所有行透视中,所有透视线都引向心点。距点,视点到心点的距离称为距点,如果将视距移到视平线上心点的两侧,则得到的点为距点。
空气透视法
空气透视法是借助空气阻挡视觉,在绘画中表达空间感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借助现实和远虚的透视现象来表达物体的空间感。其特点是形状的虚拟变化、色调的深度、形状的平面变化和形状的简单变化。
七、明暗与调子
了解素描中的明暗
(1):明暗原因:有光源(无论是自然光源还是人工光源)照射,都有明暗之说;
(2):明暗基本规律: 光源直射处(向光)为亮部。.光源不能照射的地方(背光)是黑暗的。反射光形成中间灰色部分。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形象发生了明暗变化。光源一般有自然光、阳光、灯光(人造光)。由于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光源与物体的距离不同,物体的纹理不同,物体表面的倾斜方向不同,光源的性质不同,物体与画家的距离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明暗色调感。在学习素描中,掌握物体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非常重要。物体明暗调子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三面五调”
A:三面 受光照射后,物体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受光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一面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这是三面。
B:五调 调子是指不同亮度的黑白层次。体面反映光的数量,即表面的深度。善于总结和总结调子的层次,不同的素描调子体现不同的个性、风格、爱好和观念。在三个表面中,根据光的强度,有许多明显的差异,形成了五个色调。由于环境的影响,暗面除了亮面的亮调、灰面的灰调和暗面的暗调外,还出现了反射。此外,在灰色表面与暗面的交界处,它既不受光源的照射,也不受反射的影响,因此挤出了最暗的表面,称为明暗交界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调。当然,实际画出来,不仅仅是这五调,还有更丰富。但在初学时,我们至少应该掌握这五种基调。在画面中树立调子的整体感,即黑、白、灰的关系,用这些调子统一画面,表现画面的整体效果。
画面构成
白纸不在乎空间。一旦画出笔触,就会破坏纸张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即画面构图的划分。如果你画一个物体,纸就会形成一个空间,然后画两个以上的物体,你必须考虑身体的组合。绘画的基本训练是培养每个人如何将空间的物体转移到平面图片上,以解决图片组成的问题。
1.身体组合和图片切割
同样属于绘画的构图问题,构图是画家根据表达意图和主题的需要对图片进行的整体布局。在身体组合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注意:(1)不同位置的组合,(2)不同质量的组合,(3)不同数量的组合。
2.角度确定和空间序列
画家和物体有两个主要的角度,即平行透视和角度透视。图片中的建模因素应根据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使图片中的建模因素有序,物体需要从特定的角度形成一个清晰的空间序列。
上述作品由三个立方体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为三个立方体的整体形状位置,形成三角形的构图。图片显示了三种切割变化形式。(1)框架太长 (2)框太大 (3)框为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