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了很多对灯的尝试之后我又拓展了自己的题材范围,于是我又回到了布纹这个母题上来,我在做训练自己的时候就画过非常多的静物,那些静物中就有大面积的布纹,主体物通常比较少,衬布非常多,这样的训练给了我很多的对布纹的情感,于是我在素描中释放了这种情感
这幅尺寸巨大的一块布,我断断续续的画了好几年,近看时全是沟沟壑壑的像卫星地图里的图像一样,把这些布纹画得一清二楚。
在巨大的尺幅面前观众经常会迷失在这些布纹中,作为一件艺术作品,魅力就在于观看的时候给观众一个超凡的视角,在配合表达的手段上的技艺,与另类的材料选择
这幅画↓也同样是我对布纹的探索之作,我很喜欢画布纹,也喜欢把布包裹在别的物体上,看到表面看不透内核的感觉让作品显得更含蓄。
再后来,画面中的形象没有了,我只是画了一张纸的表面积,当我把一张纸完全用铅笔涂满的时候,我确定我已经不是在画画了,我触碰到了素描的一个边界,素描的修炼到了另一个境界
十米长的一卷纸,被我涂成有金属效果的感觉
其实它还是一张纸,素描的修炼到了一个境界,最后我的动作只剩下了涂,有铅笔涂黑涂到底
像铅皮一样的素描纸
到了尽头之后的绝处逢生,但是素描已经不再是素描,被消解到涂铅笔的动作中了,也被消解到铅笔这个材料中了,于是我开始放开自己对素描的壁垒限制
我开始在墙上画素描,也会在物体上涂铅笔,涂过铅笔的部分就改变了物体的表象,另外铅笔也通过按压的力量对物体表面进行了一种塑造
从墙上解禁到物体上,我改变了很多物体看上去的样子,看上去像金属一样,铅笔这个材料被我用到可以提示素描的存在,我依赖这个材料,我依赖铅笔,虽然画画的时候我并不觉得铅笔是必须的材料有时候也会用炭笔,色粉。
木头,水泥块,混凝土,铝盆,铁,钢,贝壳,用铅笔在这些物质上改变掉他们的外观,看上去都像是金属一般。作品的呈现的效果取决于选择物体的形状
结语:我走完了整个的素描修炼过程,我很庆幸我走过的历程是这样的,我从模仿自然,到开始概括自然,我通过自己的素描修炼,走完了整个美术史,从早期的文艺复兴到现在,我觉得每一个人学画和自我修炼的过程总是有冥冥之中的安排的,这个安排就是美术史,不管顺序是不是按照美术史的发展,修炼终究是一个需要补充,不断前进的过程。
相关内容:素描高手(5)素描学习(4)铅笔画教程(3)沙伟臣(3)素描经验(2)经验分享(1)